孩子有沒有適應學習?表現怎么樣?”
“孩子把作業忘了,老師你再說說。”
“孩子的座位太偏了,老師你能給調調嗎?”
“老師,我給你發微信怎么不回?”
“老師,你怎么不回微信呢?”
……
孩子在學校里學習,家長們的心也被帶去了學校。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接踵而至。
可是你知道嗎?老師不是故意不回微信,而是真的沒那么閑。
1
老師到底有多忙?
去年,一篇《一個老師的24小時是怎么度過的》在網絡刷屏。
早上7:30開始看早讀,回到辦公室批改堆成小山的作業;
一個又一個45分鐘,每一堂課都上得十分鄭重;
中午13:00看午休,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照顧好每一個孩子;
哪怕疲憊不堪,面對稚嫩的小臉還是要堅守崗位;
下午17:00把孩子送到家長手上,回到辦公室還要繼續工作;
為了備好課,完成教研材料,已經無暇照顧家人;
……
當老師到底有多忙?
沒做過老師的,不會有切身體會。
老師真的不像大家認為的那么閑——
他們要寫各種材料,教案、聽課記錄、計劃總結、反思心得、職稱材料、學習筆記……
他們要時刻照顧好孩子,還要完成各種瑣事。
一個“忙”字,可以概括大部分老師的教育生涯。
2
老師不是萬能的
如今,家長群十分流行,家長們都習慣在群上問孩子的情況。
這個家長問“感覺孩子最近退步了,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啊”。
那個家長說“俊俊最近作業很馬虎,希望老師多花些時間在他身上”。
一兩個家長問還好,可所有家長都爭著提問,哪個老師扛得住?
家長對孩子的擔心,老師能夠理解。但老師也希望自己的辛苦,能夠得到家長的體諒。
老師真的不是萬能的。
老師不可能保證所有孩子都考滿分。
老師不可能不休息,全天候照顧每一個孩子。
老師不可能做自動客服,隨時隨地給家長解決疑問。
老師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對所有孩子都多花些時間。
教好一個孩子絕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,更需要家長的配合,才會有更好的效果。
3
老師不是出氣筒
曾經有老師發出呼吁:不要再把老師當出氣筒了。
印象中有老師一次因為備課備得太晚了,沒來得及看家長群消息就去睡了,結果被家長的一波轟炸吵醒了。
“你都睡覺了,我孩子還在做作業!”
孩子做作業做得很晚,老師也在熬夜備課、改作業啊。
孩子做的是一份作業,家長檢查的是一個孩子的作業,老師批改的卻是幾十個學生的上百份作業。
真心誠意地跟各位家長說一句,孩子出了問題,與其把老師當出氣筒,不如和老師一起想辦法,解決孩子學習上的難題。
孩子作業寫太慢,也許是習慣拖延,效率太低;
孩子成績沒考好,也許是沒聽懂課,基礎太差;
孩子在校表現差,也許是被寵慣了,不守紀律……
針對以上問題,老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方法,讓大部分學生跟上教學進度。
可對于一小部分掉隊的學生,老師分身乏術,無法個個兼顧,因此更希望家長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一把力。
如果可以,盡量多點輔導,爭取不讓孩子掉隊;
如果可以,盡量多點理解,相信老師為孩子著想;
如果可以,盡量多點支持,教育孩子的路上,您不愿與老師并肩,又能相信誰呢?
再優秀的老師,也無法讓所有家長都滿意。
教育最需要的,不是相互指責,而是愛的引導。
4
教育更需要配合
在大部分老師心中,優秀學生的家長都有共同點,就是六個字:尊重、信任、支持。
當發現孩子成績退步時,他們不會立刻找老師的麻煩,而是從孩子身上找問題,到底是學得不認真,還是沒學懂。
和孩子溝通之后,當他們明確了問題,就會主動和老師商量,應該從哪方面著手幫助孩子。
就算火冒三丈,也能迅速冷靜下來思考對策;就算孩子在學校發生了磕碰,也不會馬上找老師要說法。
因為他們明白,自己照顧好一個孩子已經很辛苦,老師教好幾十個孩子更是不易!
如果沒有老師的用心教育,孩子會變成什么模樣,難以想象。
沒有老師,孩子不是閉門造車,就是變成街頭小霸王;
沒有老師,孩子也不再做作業,不愿學習,白白耽誤;
沒有老師,沒人糾正孩子的毛病和壞習慣,越學越壞。
正因如此,老師才和醫生一樣,成了孩子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陌生人。
老師是園丁,是除了父母之外,最接近孩子心靈的人。
家長是孩子的父母,還應是孩子的朋友;教師是學生的良師,也該是學生的益友。
我們都要知道,沒有完美的老師,也沒有完美的家長。
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,老師與家長的相遇,能夠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。
家長與老師的相逢,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。
教育最需要配合,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,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創造錦繡前程。